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苏轼这首《定风波》的末句 后世称其千古名句 实际出自歌姬之口

苏轼这首《定风波》的末句 后世称其千古名句 实际出自歌姬之口

时间:2020-12-14 16:22:51

相关推荐

苏轼这首《定风波》的末句 后世称其千古名句 实际出自歌姬之口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生平作词、诗、散文成就都极高,后人也爱读他的词。大部分苏轼的作品都充满着洒脱豪放的风流气息,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那时的景、情和人。喜欢读苏轼的词,用词华丽却又不过分堆砌,感情流露却又不全盘托出。小编最近一直想和大家分享苏轼的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乃是千古名句,无数人用来形容自己的家乡让人感觉得到心安的滋味,但其实这句话出自一位歌妓之口,说起故事还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唐朝时盛世安稳,但是每一个朝代的朝廷从来都是暗流汹涌。苏轼为官做人可谓光明磊落,他曾在湖州等地担任太守等职务,所到之处都做出了很好的政绩。他曾官至翰林学士,但是他却无端遭受朝廷众臣陷害。

这样才华良多与心怀国与民的好官,却总是容易被小人陷害,当时王安石变法之后又有改制,而正是改制的关键年份,苏轼遭受了“乌台诗案”的攻击。主要还是因为苏轼的敌人势力太强,他们从四面八方搜集苏轼的诗词歌赋,然后咬文嚼字,从中捏造出一些本不是苏轼内心所想的解释。所谓“三人成虎”,苏轼的命运也是如此。于是他因为乌台诗案被牵扯入狱,可是受害的人不止他一个,连苏轼赠诗的对象都遭受了牵连。

官高至司马光丞相都被苏轼牵连,受害者众多,其中就有一位苏轼的好友叫做王定国。王定国遭受牵连被贬谪至岭南的偏远的宾州,而他身边的一位歌妓柔奴毅然决然跟随他至被贬谪的地方。那个年代,没有钱财和仕途的男子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堪称是难上加难。然而柔奴却一直陪伴在王定国的身边,一直到几年之后王定国北归,她也才随之回来。

北归之后,苏轼与王定国开宴叙旧,歌妓柔奴为苏轼劝酒。柔奴长得美丽,歌喉更是清丽婉转,这样美好的女子竟然甘愿陪伴好友流离吃苦。苏轼内心赞叹这位女子,于是便问起柔奴岭南的生活风光是不是不好?柔奴却很坚毅地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那时的岭南极其荒凉,苏轼听了这句话后表示非常感动,于是后来就写成了那首定风波。

王定国的容颜也极为英俊,因此词的首句就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上阙描写苏轼对于柔奴的相貌与歌技的称赞,他经常羡慕人间如玉般温润儒雅的翩翩公子(此处即是指王定国),而上天也如此眷顾他,赐予了他一位如此美丽聪慧的女子。眉清目秀,眼波微荡,一曲清歌从口中流传出来,一阵清风飘过,仿佛像一阵雪花使得一片火海变得清凉无比。

词的下阙是苏轼与柔奴之间交流话语记载,他觉得即使从万里之外的岭南归来,柔奴的容颜似乎没有苍老的痕迹,恰恰相反,柔奴看起来越来越年轻了。柔奴的微笑就好像是岭南的寒梅绽放,女子的柔美与梅花的坚强结合起来,让柔奴平添了好几分气韵。苏轼随后试探性地问道,岭南不是故乡,在那里生活应该不太好吧?可是柔奴淡然回绝,让我感觉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也讨厌漂泊不定的生活,可有时,我们也会像柔奴一样,甘愿为了一个人辗转许多地方。心甘情愿,没有怨言,只因为有那个人在的地方,就会莫名地幸福快乐,心情也会很是安稳,因为,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