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

时间:2023-07-21 00:00:57

相关推荐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左丘明〔先秦〕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一、正面解读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前,鲁国人曹刿求见鲁庄公,为其出谋划策、最终战胜齐国的故事。这篇文章入选了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设计,又往往集中于教学生学习体会曹刿爱邦国勇于担当的精神、平民的“远谋”,以及因君主爱民、取信于民而以弱胜强等几项内容。

二、关于曹刿有新材料

传世文献关于曹刿,大致有两种记载,一是《左传》《国语》所记,是位有智慧的谋士,另外一种记载则是把曹刿描写成了刺客侠士;后者见于儒家另外一部解释《春秋》的经典《公羊传》。司马迁写《史记·刺客列传》,用的就是《公羊传》的说法。其实“刺客”说是传言,传言说鲁庄公与齐桓公在柯盟会,曹刿手持匕首冷不防抓住齐桓公,威胁他返回侵占的鲁国领土。考诸事实,鲁庄公在位时颇为强盛,齐桓公侵占鲁国土地之事子虚乌有。因此,《公羊传》等文献的说法是靠不住的。新近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竹简文献中,也有关于曹刿的材料,也证明《左传》《国语》更可靠。该竹简文字被整理者定为《曹沫之阵》(沫字通“頮huī”,与“刿”读音很接近),其中有鲁庄公问曹沫关于“复败战”“盘(偏)战”“甘(酣)战”如何进行的内容,起码可以借以判断,曹刿为谋士而非刺客,是有着更多的文献证据的。

三、思考

(1)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平日连“肉食”都不能,为什么说见君主就能见到君主?

(2)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为什么鲁庄公说的“衣食所安”“牺牲玉帛”的理由,都被曹刿否定,而当君主说“小大之狱”时,曹刿却加以肯定说“可以一战”?他这样肯定的原因是什么?

(3)此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新近出现的战国竹简文字中,也有关于曹刿的记载,又对解读文章有何帮助?

曹刿想见君主,就能见,这一点常常被忽略。其实关涉的问题颇为重要。秦汉以后封建王朝等级森严,小民想见皇帝比登天还难。然而在春秋时期,身为平民的曹刿一个“请见”,就见到了鲁庄公,这是真的吗?若是真的,又为什么?

(4)“三鼓”之外的声音。曹刿见鲁庄公后所提的问题,及对鲁庄公所言的否定与肯定,表露的是春秋时期仍然起着作用的天命观念及与之相关的古代民本思想。最后真的胜利了吗?

毛泽东读《左传•曹刿论战》写下评论:“先让一步,是以弱胜强的法宝”。

曹刿论战的故事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大家耳熟能详,留下记忆最深的应该是那句成语——“一鼓作气”。一代伟人毛泽东从中却得到了更深的启示,找到了战争的制胜法宝。

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晚年得了白内障,视力模糊,中央办公厅专门安排,印刷了一批大字版本的书籍,用来满足伟人读书的渴望。

毛泽东读书涉猎广博,尤爱读史,据说,一部《资治通鉴》先后读了十七遍,并作了大量批注和读书笔记。

《左传•曹刿论战》记载这样一段历史史实: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爆发长勺之战。当时,鲁国弱于齐国,曹刿战前见鲁庄公,并参与了指挥,最终击败强齐。

全文仅二百余字,毛泽东从这些简单记述中,却敏锐地发现了鲁国以弱胜强的关键。他在读书笔记中总结到:“战前政治方面的准备,取信于民;战场的选择,长勺之地,利于反攻;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通过这些记述,我们今天仍能清晰地感到伟人思考的深度和眼界。

这篇笔记,在长勺之战的基础上,还作了进一步分析和延伸。他写到:“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讲述的却是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因而取胜的。”

毛泽东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在二十八年的战争生涯中,能够率领一支人数和装备相差悬殊的弱旅,每每以弱胜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无数奇迹,被誉为世界级的军事家。后世研究者不免疑惑,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是哪里来的,从这则读书笔记中,或许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清华大学:文言文翻译要掌握“五字诀”

文言文翻译将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是考查大家综合能力运用的重要手段。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陈迎亮同学说:“我认为翻译文言文不是能够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把文言文翻译得又准确又规范呢?大家不妨掌握下面所讲的“五字诀”。

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也可删去。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时应加上。

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例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例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总之,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需要大家踏踏实实地进行训练,切不可等闲视之。

用虚词为文言文断句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其、尔、若、且夫、盖、然则、是故、凡、请、窃;用在句中的连词有以、与、为、而、则;用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之、也、焉、哉、乎;等等。

[玫瑰]每天分享学霸名师学习方法,如果你觉得有启发,可以点赞关注转发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