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二十年后回故乡500 二十年后回故乡300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500 二十年后回故乡300字

时间:2022-09-17 21:18:20

相关推荐

二十年后回故乡500 二十年后回故乡300字

#上海身边事#

揭示一个真实生活真相:自家弟弟——一个15岁起就在上海打工,到今天为止,整整在上海生活了30年的亲弟。昨天半夜,痛下决定:回乡。短暂拾掇后,经过5个小时的辛苦自驾,带着一车家当,星夜兼程,于今天凌晨,回到早已陌生的故乡。

这次回乡不同以往。是彻底离开上海,回故乡一切从头再来。

自3月14日起,弟弟所在的闵行某小区就开始封控。在被关的日子里,老板把店铺关了。对手下员工也没个交待。大家都知道各自难处,因此互发了一通牢骚之后,也就高抬贵手,不再计较。

到6月1日解封后,上海恢复如常生活。弟弟重新应聘找工作。但是现实太残酷。用人单位都以他年纪大为由,不肯录用。有一家,更是开出“高价”,2800元一个月。弟弟是一位汽车修理工,还有技师职称。还有一家,给了8000一个月,但是一个月只能休息2天,每天上班10小时。路上通勤时间要3小时。

经过这一打击,弟弟信心大减。开始寻思回乡之路。

之前一直说年龄大没人要,还以为是别人说着玩玩。临到自己头上才知道,现在用人单位年龄内卷太厉害。

一个男人,45岁,按说正是黄金年龄段。这时无论技能、阅历、工作经验都达到峰值。应该是用人单位抢着要才是。但是基本所有单位,都把用人标准定在了35岁的门槛上。一过35岁,就成了“老人”。35岁成了业界的标杆和天花板。

难怪大家吐槽,过了40岁,能不离职的千万别离职。还真是应验了。

上海,这个曾经我们一度以为除故乡之外的第二个大本营,现在渐渐人去楼空。

30年前,刚上高一的弟弟,被姑姑接到上海学习汽车修理。老人们都认为,一技在生,一辈子不愁。当时弟弟学习也不是太好,考大学够呛。

25年前,人到中年的父母,也被姑姑撺掇来上海发展。那时候乡下挣钱难。姑姑舍不得最小的弟弟在乡下守穷。就这样父母也来了。

前我也来到上海。我在乡下的国企单位,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拿着2600元的赔偿款,到大上海投奔父母。

我的大伯、姑姑是在上个世界三四十年代来的上海,后来就成了上海市民。

同时我的表哥、表弟、表姐们,也纷纷到上海打工。最初大家也没想着以后会怎样,但是随着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早已习惯了上海的一切。不知不觉,就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有了非常深的感情。

弟弟和表妹他们早已在上海买了房,按了家。除了没有上海户口之外,一切都跟本土的上海人差不多。

可是随着上海的发展,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老去。原来年轻时的优势渐渐失去。上海开始嫌弃我们。表姐已过了50岁。她说,现在在上海只能找家政之类的活,或者自己经营店铺。其他用人单位一律不要。连清美的小时工,都嫌弃。表姐满复心酸道,我自己都没觉得自己大,但是一到招人的地方,人家就说超龄。于是只有认输的份了。

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大家族发生很多变化。大伯父过世。姑父过世。父亲在回到老家几年之后,也过世了。

表哥和表嫂前两年也回老家了。今天早上,弟弟也回去了。这些至亲的亲人,亡的亡,回的回。一时间,一种难言的失落感,在心头泛滥。

城市还是那个城市,人还是那么多人。但于我而言,好像就剩下我一个孤零零似的。心里有种被掏空的感觉。

也许很快就轮到我了吧。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心里忍不住黯然神伤。

上海不再是前的上海了。今天的上海,除了全国龙头中心地位之外,还兼具了更多的世界一流。

上海的港口世界第一,船舶制造世界第一,国际金融世界第三,制造实力世界第一,金融科技世界第二。航空枢纽地位世界第一,国际贸易总额世界第一,港口机械制造实力世界第一,钢铁制造实力世界第一……

所以上海必须跑得更快,飞得更远。这就对上海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为所有的成败,最终其实就是人才的战争。最近几天最热闹的上海落户政策,曾经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就是因为上海突然放宽落户标准,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投身到这片热土上。

尤其是五大新城和南北两区,为了做成百万人口规模的新城,直接给在上海双一流及以上高校毕业的外籍本科生,绿灯放行。为的就是留住人才。

上海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高水平人才的发挥。这是时代驱使,历史重任。我们这一代人,当年是赶上城市基建,处处需要劳动力。所以和很多农民工一样,跟着分享了城市基建的红利。如今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新的使命已来。而我们不论体力,还是脑力,亦或知识结构,已远远跟不上现代化都市的车轮。慢慢退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这一代打工人的宿命。

这样一想,又有点释然了。

毕竟,现在的自己对上海用处越来越小。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才是上海之需。所以,保不准哪天自己就跟弟弟一样,不得不踏上归途。

不是上海嫌弃了我们,而是我们已经不能为上海作贡献了。城市的街头,我们将会是多余。

趁着当下时光,反复再看看这个一生中大半生停留过的城市吧。也许步履蹒跚那一天,回忆起来,仍不失美好。能有这么一段经历,就已经是缘份了。

清平乐《故乡》

李延禄(原创)

夜思梦想,

终于回故乡。

故乡山亲泥土香,

水土养我成长。

离家二十余年,

工作不得偷闲。

思乡故土难回,

多少梦里难眠。

1月24日,河南信阳一女孩春节回家,大年初三就有20多位来相亲的男士排成长龙,家门口的空地变成了停车场,小伙子们满怀期待!

春节回故乡,门前车马喧。

问君何喜事?闺阁觅佳婿。

驾车候门外,难见美人颜。

倾城倾国貌,郎君相与还。

要知谁中意,欲辨财富间。

在长沙生活了,每次别人问起你是长沙人吗,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不,我不是长沙人。虽然在家乡生活了,依然觉得自己还是家乡人。

父母是湘西一个三线国有大厂的职工,在那个小县城曾经是属于人人眼红的单位,巅峰时期有工人一万人,后面的故事就老套了,市场经济、改制、下岗、没落、荒废。趁着这次清明节特意回去看了看。了,时间仿佛在这个地方静止了,一切都停止在90年代初的样子,当年的托儿所现在充满了复古的味道,曾经憋一个星期也要去的高档公共厕所,现在像港片里的鬼屋,整个厂区没有任何变化,也许这样也更好的保留了无数人三线人和子弟的骄傲和回忆吧。呆在那里仿佛现在面临的一切压力都没有了,特别的平静,一切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这应该就是故乡给每一个中国人的馈赠,无论你离开多远多久,这里永远是你的港湾,是你人生的起点,是你的基石和锚点,所以,在你彷徨和迷茫的时候,回故乡看看,再出发。

#呼和浩特头条#

回故乡之路,相当于走长征。

11月15日,在村里的四姐夫给我打电话说:老父亲病重了,你还是赶紧回来吧,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你得回来主持以后的事了。

11月16日,我跟小区仅留的一个大门门卫打招呼,问他们能不能出去?门卫回答:不容许出去。我问:怎么才能出去?门卫回答:你想出去,只能找社区网格员。随后,他们告诉了我网格员电话号码。

随后,我给网格员打电话,问出去需要什么手续?网格员问我出去的原因。我告诉她:父亲在农村病重,我需要出去陪护。

网格员问:你出去需要走多久?

我说:现在无法确定。

网格员说:“你最好找一下社区书记。我也做不了主。”

我又给社区书记打电话。社区书记告诉我:“你还是找网格员商量一下。”

我再找网格员商量,网格员说:“你得和所去的地方村委会联系一下,让村委会出一个愿意接收你的书面材料,给我微信发过来,我看看情况,再告诉你,能不能出去。”

既然是微信联系,那就得加微信。

我加上网格员微信以后,给村委会书记打电话,村委会书记是我们老家人,从小就非常熟悉,自然不会难为我。当即答应第二天到村委会给我开接收证明。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给村委会书记打电话催接收证明。他很快就给我微信发过来了接收证明。我把接收证明给网格员微信发了过去。

网格员告诉我:“咱们小区有一座楼有疫情,你必须如实告知村委会,否则,就是欺骗对方。”

我再次给村委会书记打电话,告知他我们小区有人核酸检测是阳性,我们小区现在是高危社区。村委会书记说:只要你不是阳性就行。

我再次打电话告诉了网格员。

网格员说:“你现在写一个保证书,保证疫情不结束,你不回呼市,把保证书交给门口值班的防疫工作人员,就可以出去了。”

我问保证书怎么写?网格员告诉我:“你必须保证,疫情不结束,你就再也不回到小区。”

就上面这点事,我办了两天,才得到一个可以出去的承诺。

我如同获得大赦的罪犯,赶紧想办法联系回农村老家的车。现在街上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交车,私家车不让走。我女儿听说我可以出去了,急忙在网上联系租车。忙了半个小时,终于联系到一个滴滴打车愿意送我一趟,人家回复:他们有通行证,可以走,四十里地,三百元。

我急急忙忙在小区超市买东西,家里需要的蔬菜、父亲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大包小包弄了一大堆,让女儿帮着我弄到了北门外。把保证书交给防疫工作人员。一个工作人员看完保证书,说了一句:“真可怜。哎呀!你这么出去,恐怕很难再回来了。”

这时,滴滴打车也来了小区门口。

那天正好下大雨,我不顾雨水,把保证书交给门口防疫工作人员,终于出了小区大门,上了车,想起那位防疫工作人员的话,心里一阵翻腾:我这次出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小区?心里有一种悲壮的感觉,那感觉丝毫不亚于当年川军出川抗日的心情。风萧萧兮易水寒,我这次出了小区很难再回还。

疫情结束,究竟是指小区疫情结束,呼市疫情结束?还是全国疫情结束?还是全球疫情结束?想想都害怕,但是,既然出来了,以后怎么办,只能以后再说了。

平常直趟趟的一条路,走到离老家只有十里地的一个村子,走不了了。这个村子村口全封了。没有人管封控口。那样子就是告诉我,不管什么原因,此路不通。

滴滴司机问我怎么走?

我问他:“你原来打算怎么走?”

司机说:“我原来打算从右面这条路,走河西公司,南地村,绕二十家村,再绕回你们老家那个村子。”

我说:“听人说,这么可以走,但是现在这条路经过一个保密公司,两个村子,情况不明,谁知道现在能不能过去?”

司机师傅也有点犹豫,问我:“那怎么办?”

我说:“从左面这条路过去试试。尽管这么走也得经过三个村子,不过,第一个村子的村长是我们高中同学,尽管多年没见了,毕竟也是一条路子。现在只能试试了。”

我们很快就来到第一个村子的村口。果然有栏杆拦着,不让过。好在有个门房,有人守着栏杆。我给同学打电话。同学答应开车,一路护送我们经过这三个村子。

不一会儿,同学来了。我说:“你也不用开自己的车了,干脆坐上我们的车,送我们过去。再让司机师傅原路返回把你送回来。”

就这样,我们一路畅通无阻,到了我老家村子。村口自然也有栏杆拦着。好在我们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村口立刻就放行了。

哎呀!好不容易,我才回到家,见到了我病重的父亲。至于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我在呼市的自己家,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也许,按照社区要求,假如疫情不结束,我就此再也见不到我在呼市的妻子、女儿了?

别的现在我不敢想,这几十年在外工作,没有好好陪陪退休后的父亲,这次也许是最好的契机。我现在滞留在农村老家,究竟是该感谢疫情,还是该诅咒疫情呢?我不知道。

我现在只能希望父亲病情好转,我想要离开这个三千多人的大村子的时候,村里人人安然无恙,没有出现一个阳性。另外就是,呼市疫情彻底结束,感染者动态清零,到那时,或许我才可以踏踏实实地回家了。

前一个端午节的早晨,当我刚跨进张嫂家的门槛,就听见屋里传出婴儿的哭声。“生了,生了!”张嫂的婆婆高兴的对我说。原来,这是村里人已经预谋好的。

那天早晨,我正在麦田里用露水洗脸,母亲在对面地里大声喊我,让我去张婶家借把镰刀。

“一大早借镰刀干啥?”我疑惑的问。母亲微笑的脸上溢满神秘幸福的光彩,说:“让你去就去嘛,别问那么多。”

我一路小跑来到张嫂家,刚跨进张嫂家门槛,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婴儿清脆的哭声。

“生了,生了!”张嫂的婆婆高兴的对我说:“贵人踩生,这孩子的命不错!”

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叫我去借镰刀了,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婴儿落地时,谁正巧无意中跨进门槛?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哭,谁就是这个孩子的踩生人。由谁来踩生,往往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踩生人为“贵人”,孩子将来也必定能成为“贵人”。踩生人为“贱人”,孩子将来也定成为“贱人”。因此,谁家的媳妇将要临产时,是不欢迎散乱杂人随便登门的。

显然,我的这次“踩生”,有着极大的“预谋”成分。同时我也很清楚村里人是把我当做“贵人”看待,因为那时我正在县城读重点高中,让我去“踩生”,这似乎应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可是这事反而让我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一种沉重的压力,让我小小的年纪就有了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感。我身上不仅凝聚着全村人的希望和目光,还决定着另外一个有小生命的命运。

我更加勤奋刻苦了,终于没有辜负村里人的希望,我如愿以偿考入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后来,娶妻,生子,转眼便到了中年。为人师、为人夫,为人父,琐碎的生活,忙碌的身心,几乎把我踩生的事忘却了。

前不久,妻子下班回家高兴的跟我说,她已经跟我联系好一家广告公司,月薪比做教师高很多,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我开始犹豫不决,心开始动摇,不忍心辜负妻子的那片热心,但又舍不得这个清纯的世界。

一个夜晚,突然想起前的那个早晨,也许为了让我“踩生”的那个生命活得更好,我应该去接受那个广告公司的工作。

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天意外收到一封署名“端端”的信。

信中写道:“我是前被你“踩生”的那个女孩,因为我生在端午节,所以母亲叫我“端端”。现在“踩生”在农村已经不多见了,而且有着很浓的迷信色彩。但是我从小一直把您当成成长的楷模,我妈妈的话语里经常有您的名字,您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村里每当有人提起您,仍是赞不绝口!从小就励志,将来要像你一样,当一名教师,不怕清贫,耐住寂寞,用文化知识,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踩生”……今年我就要从师范毕业了,我已经申请了回故乡教书,衷心感谢你前为我“踩生”……”

信里还有一张端端的照片,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像前的那声啼哭一样,清纯动人。

我的心震撼了,我把“踩生”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又让妻子看了信和照片,妻子沉默了,眼里闪动着泪光。

很快,我给端端回了信,信中说,前的那个端午节的早晨,我为一个女孩“踩生”,可我没想到后,一个长大了的女孩,又来为未老先衰的我“踩生”了……。

写完信,我豁然开朗了。

以上改编自《微型小说选刊》中故事《踩生》。

#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

谢邀。

很髙兴参加#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这个话题的讨论。

一,“鼠年新春海南行”

春节前,我,《七十老人喜自驾》夕阳红•环中国游,@快乐天使3865 旅游创作者,头条深夜创作家,在“五一新疆十日游”(成都出发走G5京昆至广元,过剑阁上G75兰海,过兰州上G30连霍高速,五月六日抵达新疆吐鲁番,因乌鲁木齐疫情新疆境内城乡禁入而折返)归来,年底,我从成都出发,回故乡“中华诗城•奉节”探望了九十七岁髙龄老母亲,走G42沪蓉高速至万州,过长江大桥,五桥机场上“龙吉髙速”(万州龙驹至吉首),在恩施南下,过吉首,上兰海髙速至湛江,过琼州海峡,在海口“船长海域”床车住宿一夜,第二天走海南快速中线,过五指山抵达三亚•天涯海角。返程,过到湛江,选择走“滨海大道”到珠海,计划走走“港珠澳”大桥,一月十一夜十一点抵达“珠海公路口岸”,必须要持有“两地牌照”才能上,改道至广州炭步镇,选择不走髙速(穿越广东,广西,湖南,挂角黔东北角,过重庆秀山,酉阳〈到桃花源一游),一月22日夜返回成都。

第二天,1月23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武汉疫情爆发,在全国掀起了场“上下一心”(封城封村)的狙击战。

回成都了,我计划赴北川,平武对“东方美食博主”,“中国田園生活短视频”,“世界非遗传承”人李子柒“拍摄者现场”随访,当我开车到汶川,平武交界处“贯岭乡”,被村乡设置的“安检站”拦住了,不得已只好踏上返蓉的征途。

二,春节防疫期间

年前,从黑龙江绥芬河“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一时间在全国34个省市区拉响了“防疫防控”的警报:“每天由中央防控中心”通报全国各省,市,区防控疫情。

中国首席防控专家钟南山在春节前提出:“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的号召。

春节前夕,我回了一趟重庆(探视重病的三姨妹和髙龄老母),平安返回成都:“跨省旅游”尚不受限。

2月9日,我在“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了核酸检测,便于2月11日从成都出发,历时四个月,行程四万公里,胜利完成了“中国版图环线游”(G228,G331,G219)三条边防线无缝衔接“单人独车床车自驾游”的全部行程。

朋友,你也许会问:“全国防控如此严峻,你咋个闯过来的呢”?

第一阶段:2月11日至2月18日,估计“牛年春运期间属于新冠肺炎防控”关键期,2月9日作核检后,成都至贵阳走G42沪蓉,贵阳南至百色,西宁走“银百高速”,到G228滨海大道万里行起点“广西东兴”,由高德导航“髙速通道”选择:过湛江上G15沈海髙速(与G228並行的髙速路) ,途经珠海,广州,深圳,东莞,罗湖,过福州,厦门,途经温州,杭州,经苏州于2月16日傍晚抵达上海。

由于全程高速,床车宿服务区:睡在后排座,吃喝拉撒用品全在后备箱有充足储备,除了在服务区凭“健康码”“测体温”上个厕所,打个开水,几乎不与地方人员接触,这就很好地过了第一个关键期。

第二阶段G331“北国边陲万里行”

3月11日过丹东,我,七十六岁老人破车在丹东只作过境游,一路北上,几乎是在东三省“五大国家森林公园”(包括晖春•春化 五道沟东北虎豹国家森林公園中)一一长白山古树国家森林公園,萝北太平沟国家四星级森林公園,嘉荫/龙江国家森林公園,大兴安岭•金山国家森林公園,中国北极村/洛古河国家暑假避暑胜地,一路上“新冠防疫”都挺顺的。到绥芬河城郊加油站床车住宿了一夜,听加油员介绍,这里也早已解除了风险设置,那天傍晚我对“美丽的口岸城市”通城而过作了全程录像,没受到任何干预。

第三阶段G219桂云藏新万里行

5月3日至7月2日,历时两个月,穿越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西藏,新疆,除了进入新疆叶城,过柯克亚安检前做了一个核酸检测,过叶城,麦盖提,几乎村村设有安检站一一“新冠肺炎疫情”在新疆辖区确实把弦绷得比较紧;过独库公路(南段与北段交汇处一一巩乃斯/那拉提安检站排了几公里长队)过那拉提安检站,大约花了三个半小时,也只是查行程码,健康码,凭身份证登记过关,並没作核酸检测;从那拉提至霍尔果斯,走G218,途经地球上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北上,过阿拉山口市都挺顺利的;进入塔城地区一一进入“阿勒泰市”区每过一地必须作核检,六月二十日下午五点抵达G219的终点,返程出“阿勒泰”,也是每过一地必须作“核酸复查”。

后记:

回顾至,至这两段“春节出行”,确实经历了“防疫防控”的严峻考验。

今天1月29日,离北京冬奥会召开,不到一个礼拜了。

中国春节前夕,中国少数地方出现新冠疫情反弹,我坚信伟大祖国经历了“武汉疫情大决战”,又有“绥芬河”疫情反弹“大会战”经验总结,必定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严防严控”给全世界交一个满意的答卷。

浙江台州三门县变迁史(4)

革命先辈诗词-2

俞圣褀诗2

-安徽铜陵牡丹

1939年夏,我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农村经济调查委员会工作,当时参加了泾县、繁昌、南陵、铜陵四地区的农村经济调查。铜陵出药材“丹皮”,每到阳春时节,漫山怒放红牡丹。我见此景,兴趣盎然,特作此诗。

地近铜陵多山峦,

漫山遍野火云丹;

为求药用济民急,

不作名花观赏看。

-迷路

1939年夏,我去皖南南陵作农村经济调查时,在荒山中迷了路途,走了老半天,夜幕将垂,身乏腹饥,借宿在山家老农处,吃煮土豆作晚餐。实因腹内饥饿,吃到土豆,其味之美,非言语所能形容。

异乡迷路客心忧,

辘辘饥肠夕照收;

最美山家啖土豆,

香甜可口胜珍羞。

-雨夜行军

1939年秋,我们农村经济调查工作第一期完成后,就转到第二期工作。我们从云岭出发,经泾县、宣城、郎溪、广德、溧阳等地,步行到苏南南京附近的茅山地区。夜行军时,秋雨纷纷,有感而作。

秋深风急雨纷纷,

冒雨顶风夜行军;

里外衣衫全湿透,

汗珠雨水浑难分。

-通过苏南丹阳日军封锁线

1939年十月,我们随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部分同志一道,在叶飞将军率领的新四军新六团护送下,下午4时许通过丹阳附近的运河、公路和铁路,日军三道封锁线。

我军急进势如潮,

枪炮雷鸣山岳摇;

冲过运河冲铁路,

黄昏安抵访仙桥。①

注:①访仙桥镇是丹阳北部的大镇名

-重返三门故乡怀章夏蕖同志

一九八三年十月

章夏蕖同志,浙江三门海游人,是我在海游小学读书时的同学。1939年前后,她在家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由于国民党施行白色恐怖,她受地下党派遣去浙江云和从事秘密工作。据说,她传染了

疫病而身亡,年仅二十余岁。

时逢战乱居乡关,

一去云和竞不还;

埋骨青山何觅处,

独留风韵在人间。

悼叶信亥同志

一九八三年十月

叶信亥同志,浙江、三门、亭旁、秋水下叶村人。是我的老战友,也是我海游小学同学。

劫后①还乡情更浓,

可怜一别不重逢;

那能再剪西窗烛。

倾诉平生磊落胸!

①劫后:指文化大革命之后。

-长沙遇朱悦同学

一九八四年五月

朱悦(子开)同志,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上海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同学。解放后三十多年,从未会过面。这次,在长沙相遇,不胜欣喜。

就学光华境遇同,

寻求真理各西东;

芙蓉国里喜相会,

一夕畅谈情意浓。

-回故乡忆郑永椿同学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犹忆海游小学时,

双双号鼓迎春曦;①

壮年饮恨成千古,②

冤案将平君可知?!

注:

①郑永椿同我是三门县海游小学的同班同学,当时,我们都参加学校的军乐队,他吹军号,我打小鼓。②解放后的肃反运动中,他被定为“反革命分子”,饮恨而逝。

-怀章广轩老先生

2001年春节,我接到故乡三门海游小学

一张贺年片。看到海游小学,就回忆起当年小学毕业典礼上,章广轩老先生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就是:“万里鹏程方始,小学、中学、大学,佇看青云连步上;名下原无虚士,第一、第二、第三、(注)果然夺得锦标归。”因此,就怀念起老生。

耄耄高龄不下岗,

谆谆善诱教蒙童;

诲人不倦人敬仰,

此是中华长者风。

注:当时,我们参加了浙江省宁海县小学第二届毕业

会考,取得了全县第一(鲍志)、第二(是我)、

第三(叶维龙)的优异成绩。这个“第二名”,对

我一生历史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和作用。

93

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在党内排名仅次于陈独秀,为何在中共四大上沉寂无声?

19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时,毛泽东跃居要职。成为五名中央局成员之一(相当于政治局委员)他又兼任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

1924年,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国民党“一全”召开,大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二十四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十七人,而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定成立各地执行部,毛泽东被派往上海执行部工作,担任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处文书科主任兼组织部秘书。

毛泽东住在上海闸北香山路三曾里的中央机关里,一面做中央局的秘书工作,一面又做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的工作。

这秘书不好当。不论在国民党里,还是在共产党内,毛泽东这秘书都遇到了麻烦。

在国民党里,毛泽东的资历甚浅。在那些元老们眼里,毛泽东不过是“毛头小伙”而已!在上海执行部,毛泽东遭到了国民党叶楚伧的排挤。

叶楚伧作为中央执委,担任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常务委员。他处处为难秘书毛泽东,不仅仅因为这位“毛头小伙”资历浅,更重要的是因为毛泽东乃中共党员、“跨党分子”。叶楚伧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持反对态度(在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叶楚伧便参加了邹鲁、谢持召开的西山会议,公开亮出反俄反共之旗)。

自然,毛泽东在叶楚伧手下,那小媳妇般的日子可想而知。1924年11月17日,孙中山北上,路过上海时,毛泽东向他呈交了一封联名信(与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一起工作的恽代英、罗章龙等共同署名):“上海执行部自8月起经费即未能照发,近来内部更无负责之人,一切事务几乎停滞,职员等薪金积压四月之久,拮据困苦不言可知。务乞总理迅派负责专员进行部务,并设法筹款,清理欠薪,实为公便。”

写此信时,毛泽东正挈妇将雏,在上海过着艰难的日子——妻子杨开慧在这年6月,携岸英、岸青两子来沪,与他同住。

在共产党方面,毛泽东作为中央秘书,起初还不错。许多署名“钟英”(“中央”的谐音,当时中共中央的代号)的文件,由毛泽东起草,或者由陈独秀、毛泽东共同签署。

不过,渐渐地,陈独秀和中央秘书毛泽东之间产生分歧,毛泽东在共产党内的日子也变得不好过。因为他毕竟是秘书,而陈独秀的“家长作风”又颇盛,容不得不同的意见。

屋漏偏遇连绵雨。心境不佳的毛泽东,得了失眠症——夜里睡不着,白天工作没精神,人显得异常疲困乏力。据云,毛泽东后来变得昼夜颠倒,昼眠夜作,其源始于此病。

失意之时,毛泽东携妻带子,以“养病”为理由,回故乡去了。他的中共中央秘书一职,由罗章龙代理。

毛泽东是在1924年12月底离沪的。就在他离开后十多天——1925年1月11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避开了大会,也正是他心境郁悒的写照。中共“四大”在上海开了十几天,由陈独秀主持,出席者二十人。会议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九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五人,毛泽东名落孙山,连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也未当上。

#头条历史# #历史冷知识# #领袖毛泽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