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景德镇游记 窑火复燃的传承

景德镇游记 窑火复燃的传承

时间:2019-12-08 05:38:23

相关推荐

景德镇游记 窑火复燃的传承

窑火复燃的传承公元1004年,有个皇帝(宋真宗)把自己年号赐给了一个烧瓷器的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长达千年的传奇,这个小镇就是今天的景德镇。走过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斗富弄、戴家弄、祥集弄等这样普普通通的弄巷数不胜数,每一个弄堂都演绎着鲜为人知的传说,瓷片比比皆是,一脚即能跨越千年。只是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历史选择了景德镇,还是景德镇人创造了历史。

景德镇制瓷窑炉经历了从宋元时期的龙窑、馒头窑到明代的葫芦窑,再到清代的蛋形窑(镇窑)的发展历程,还有明清御窑厂,历代窑炉以各自不同的形成特点和烧制技艺,不同时代都“各领风骚数百年”,共同炼就了瓷都的千年辉煌。

瓷器给了景德镇生命和灵魂,也给了它数不尽的荣耀和存在的理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景德镇人用一双手,编织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耀眼的光环。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里有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的大型蛋形柴窑——清代镇窑,始建于距今约300年的清朝乾隆初年,是目前景德镇仅存的一座保持镇窑原貌的柴窑。窑火熊熊燃烧了上百年,曾经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的陶瓷。古窑瓷厂是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有6间古坯坊,是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坯坊好像封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坯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

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明式镇窑。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形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镇窑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由于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所以也叫“柴窑”;又由于这种类型的窑是明末清初景德镇的首创,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据说清代镇窑千年“窑火”的复烧过程中,一切烧窑工艺完全按照清代时期的模式进行,在将近一天的时间里,窑工们不间断地加窑柴烧炼,不使用任何现代化仪器监测,只用他们的一双“火眼金睛”观测着窑膛温度,掌控火候,并用两天时间将窑温降下来。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这是目前任何现代窑炉都做不到的,还荣获了“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经给皇帝制造着各种惊喜的景德镇,曾经让世界的白银纷纷流入中国国库的景德镇,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然而,有着漫长荣耀历史的景德镇,燃烧了千年的窑火能否再续辉煌呢?对于全世界的陶艺人来说,景德镇是他们心中的圣地,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亮点。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依然生生不息,蕴育出悠久厚重的陶瓷文化,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是它永远高高飘扬的风旗。

从历朝历代瓷器的风格来看,每一个朝代都不尽相同,都体现着这一朝代统治者的性格,所以人们都说瓷器也是有生命的,提到这点,不能不说一说在陶瓷历史上留下厚重一笔的清代督陶官——唐英。据说,他初到景德镇时对陶瓷知之甚少,于是“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景德镇陶瓷人的情感,说出“陶人有陶人之天地,有陶人之岁序,有陶人之悲欢离合”,他也常常以陶人自居,身体力行地践行陶人本色。

在如今的景德镇唐英广场上矗立着的唐英半身坐像,两旁簇拥着的群雕再现了当时的两个画面:一个是唐英初到景德镇御瓷窑厂的情景,另外一个是唐英重新调到景德镇时市民夹道欢迎的感人场面。现如今,一代又一代的瓷人传承着祖先们的精神与气度,潜心地为世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品!

陶瓷制作过程

练泥:将瓷胎的原料高岭土、瓷石经过磨洗、除杂、揉匀后调和成为用于制作瓷器的瓷泥。

制坯:将调制的瓷泥经过模具等制成所需要的瓷器的外形,将坯胎晾至半干后置于车盘,用刀旋削表面。使用材质不同的雕花刀刻出花纹。

上釉:依照瓷器的几何外形有不同的上釉方式。圆口瓷器将瓷胎浸泡在釉浆中。大一些的瓷器或不规则的瓷器,采用吹釉的方式上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保证釉浆的均匀分散很重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