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会计头条:大龄注会考生“众生相”

会计头条:大龄注会考生“众生相”

时间:2022-02-02 23:27:56

相关推荐

会计头条:大龄注会考生“众生相”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身边一直有一大群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注会)备考考生,这既与注会资格独特的江湖地位有关,也预示着财会行业较大的竞争压力。结合近两年直接接触的考生群体,我想抽取其中的大龄考生(35周岁以上,年龄最大的44岁,仅按年龄分类,绝无歧视之意)做下深入分析,尝试勾勒出其背后的辛酸和无奈,希望能为后浪们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1、仪式者:这类考生一早就树立了目标,要下定决心考下注会,在工作和生活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拿下注会专业阶段4-5个科目的考试,有的甚至已全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对他们而言,考过注会对其工作或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之所以坚持考下去可能更像去完成一个仪式,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如A总,某省属国企二级公司的财务负责人,985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从首次参加注会考试到通过专业阶段,前后历经了4个轮回(注会考试成绩5年内有效,按5年一轮计算),通过专业阶段时已44岁,后面还要为综合阶段而奋斗。不过幸运的是,在备考注会期间也取得了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等职称资格。

2、上船者:这类考生也曾立志考取注会资格,甚至在备考初期投入过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注会专业阶段1-2个科目考试,但在后期备考期间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变化造成自己摇摆不定,备考准备也变得断断续续,始终下不来决心。已经考过的科目也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B总,某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实战经验十分丰富,由于准备充分,她第一次报考注会就有幸通过了税法和经济法考试,从次年开始也曾规划每年报1-3个科目,但在后续遇到工作太忙或准备不好时就会选择弃考,这样下来虽然偶尔能通过1-2门考试,但部分前期的科目失效作废,到首次参加考试后的第十三年,也仅有2个科目处于有效期。所以每逢注会报考的时段,其内心一般是最郁闷的,一直在迷茫徘徊,是继续走下去,还是选择无奈的放弃?

3、求变者:这类考生之前未考虑过报考注会或者浅尝辄止,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工作提升遇到的职业瓶颈愈发显著,迫切想通过取得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特别是身边不少取得注会资格的朋友发展的还不错,在咨询朋友和对比专业的各类职称资格证书后,毅然选择了难度较大的注会考试。如C总,某地市级四线城市的公务员,自感工作上升空间有限,整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但好在平时工作压力总体不算太大,能够抽出较多的时间去备考。她曾经说过,总不能把大好的时间给浪费掉,我想自己要决定做些改变,趁着还能博的年纪再去博上一把,所以我报名了注会考试!

4、跟随者:这类考生目的性不强,也缺少必过的主观意识,看着身边的人都在忙着备考,也抱着有时间去尝试看的态度报名,至于是否能够顺利考过倒不是关注的重点,毕竟即使考不过也学到一些最新的专业知识。如D总,现为某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大学本科毕业后也曾经多次报名参加过注会考试,但基本上都没有准备或准备一半就中途放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今注会通过记录还保持为零,白白交了不少学费。这两年看到身边有年轻同事在准备注会,也想着再去试一下,万一考过了呢?

相比注会证书的含金量和考试难度,选择注会考试对专业人士而言既是一个好的选择,又是一个不好的选择。特别是对大龄考生而言,机会成本变得越来越大。作为一名过来人,一个已取得注会资格的前浪,我想对大龄注会考生在选择时提一些建议作为参考:一是我们要明白报考注会的目的是什么,拿下注会资格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毕竟单纯的注会资格也只是增加了选择的砝码;二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注会含金量高但考试难度也很大,备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不菲的费用投入,我们手头拥有的资源特别是时间是否支持,是否接受考不过的风险;三是沉默成本在决策时是不相关的,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去哭泣,如果选择备考是不经济的就要学会果断的放弃;四是如果心中有注会的执念,或者今后想在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拿下注会应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一定要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尽早取得注会证书。

以上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对大龄注会考生的建议,站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外人的建议只是参考,选择权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且要相信,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既然选择了,就要去努力!

本文来源于会计头条APP,作者老徐说会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