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关于清明 这些事情你知道吗?

关于清明 这些事情你知道吗?

时间:2023-10-17 13:09:54

相关推荐

关于清明 这些事情你知道吗?

又到清明时节。

正所谓“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时间没有温度,节日却有冷暖,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清明节也是如此,提起清明节,许多人都会想起那首经典的《清明》,然而,《清明》背后的事情,你知道吗?

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月,年已四十的大诗人杜牧,来到“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的黄州(今湖北黄冈),出任黄州刺史。正是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这首千古绝唱《清明》横空出世: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今

杜牧被公认为是这首诗的作者

时至今日

我们于清明时节

在袅袅青烟中祭奠逝者的时候

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这首《清明》

可见这首诗的普及程度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

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

杜牧身后,其诗文的最早结集,是由其外甥裴延翰完成的,“得诗赋、传录、论辩、碑志、序记、书启、表制,离为二十编,合为四百五十首,题曰《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共二十卷,曾经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然而,在整整二十卷的文字中,并没有这首《清明》的踪影。

史上第一次出现这首《清明》,是在南宋。在南宋谢枋得的《重订千家诗》中,这首《清明》赫然在列,而且署名杜牧。

谢枋得生活的时代与杜牧生活的时代相差四百多年,谢枋得如此著录的依据是什么?除了他本人,估计没有人知道。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这首《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写的。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事情我们至今也无法确认:

这首《清明》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

有人说“杏花村”在山西汾阳。这种说法对喜欢喝酒的朋友很有信服力,因为“汾阳杏花村”。不过此说最大的问题是,杜牧一生从未踏足山西。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杜牧自己的著作及晚唐、五代及宋朝的文献之中得出结论。

还有人指出,杜牧写有一首《并州道中》,并州就是太原。既然杜牧到过太原,也很有可能到过距离太原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汾阳。然而,在杜牧的时代,相隔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足以被称为“不曾踏足的远方”。

另外

据杜牧研究权威缪钺先生考证

《并州道中》这首诗

极有可能也并非杜牧所写

有人说“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因为杜牧曾经担任过池州刺史。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是,其依据均为明清时期的地方志。目前,引用最早的依据,是明朝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的《池州府志》,距离杜牧已有七百年;引用最多的依据,是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江南通志》,距离杜牧更是接近千年。未见于正史,只见于杜牧身后几百上千年之久的地方志,恐难取信。

有人说“杏花村”在湖北黄冈,因为杜牧曾经担任过黄州刺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复斋漫录》:“无逸尝于黄州关山杏花村馆驿题《江城子》词。”这其中的“无逸”,是指北宋著名文学家谢无逸。这条记录表明,谢无逸曾经到过黄州一个名叫“杏花村”的驿站,并且写了一首《江城子》。

到了清朝,名臣于成龙在陈慥的墓侧修建宋贤祠,在《建宋贤祠引》中写道:“由来人以地传者十一二,地以人传者十八九……迨东坡一过杏花村,坐萧然环堵中,依依有故人情。”

由此看来,黄冈“杏花村”的说法依据相对牢靠一些。

笔者的结论是:

如果这首《清明》诗确系杜牧所作,其中的“杏花村”,最大可能是泛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如系实指,最大的可能就是指湖北黄冈的“杏花村”。

原来,我们所熟知的《清明》背后,竟然有着如此“惊天悬案”。

其实,许多古诗词的背后都有着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

你不妨大胆一些,翻开《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通过章雪峰先生严谨的考据与多角度地分析,找寻到更多的藏在节日诗词里的历史秘密,体会古诗词创作的第一现场!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更多有趣知识:

清明节从“节气”逆袭为“节日”是从唐代开始的

清明节,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们知道,“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是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或纪念意义的日子。两者虽只一字之差,但区别还是很大的。

史料表明,在唐朝之前,“清明”一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而存在着,起着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就是在杜牧写下《清明》的唐朝,“清明”才与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清明节日。

清明节吸收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主要风俗,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这样三个节日的融合,可以简单列个公式来说明:清明节日=上巳节日(踏青宴饮)+寒食节日(扫墓祭祖)+清明节气(固定日期)。

所以,到了杜牧所在的唐朝,清明节气不再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时序标记,不再是一个指导农事活动的经验坐标,而是正式成为一个节日。《唐会要》记载,在唐朝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二月十五日,朝廷颁布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这是官方明文规定,寒食与清明必须融合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