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喝酒·喝酒

喝酒·喝酒

时间:2024-03-14 07:41:46

相关推荐

喝酒·喝酒

喝酒

大凡能够在文化这个层次上看待的事物,都是浸润了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而历久弥新的东西。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时空流转血脉相传,酒还是那壶酒,人还是那群人。大家优孟衣冠,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满足了肠胃,传承了文化,好惬意的一件事!

酒是个好东西,所以总有人贪杯。这事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无非多睡几个时辰,也耽误不了什么;若发生在主掌军国大事的权贵身上,就难免酿成大祸。春秋时楚国贵族公子侧,是楚共王的叔父,曾任楚国司马(最高军事指挥官)。此人贪财好色之余,还嗜酒如命。晋楚争霸中,鄢陵之战最关键的时候,担任楚军元帅的公子侧贪酒烂醉,不能指挥战斗。楚军败退途中,公子侧被绑在战车上,回撤200公里后才酒醒。后其难逃罪责,引咎自杀。据说此公可豪饮百觚,以现代计量,1觚=2公升。那时人们饮用的是米酒,酒精度数较低(约10度左右)。《汉书·食货志》: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古代盛米与酒都用斛和斗,但不是一回事。)古今单位换算:1斛酒=20公升,1斛米=300斤。仔细算来,公子侧一顿酒消耗的粮食近1000斤,虽然夸张得很,但说他是个“饭桶”,一点也不过分。

独酌而能喝醉的人,确实嗜酒到了一定的程度。“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喝到了诗人的肚子里;喝到有情人腹中,会化成“相思泪”;若是庸人之腹,无非打几个酒嗝,讨厌莫过秽物如喷。如上相比较而言,还是诗人的产出最相宜。诗人酒后絮絮叨叨,落笔成文,留下千古华章供人品飨。这些诗文用在场面上会让人恰如口吐莲花,可是印在学生的课本上,就要横遭口水了。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早先看到《唐诗三百首》,就要挥两下小拳头,像要隔空穿越,触到千年之前的那一群人,以惩罚他们留下那么多文字,成为今天学生课程里总也减不完的重负。不过,好东西总会吸引人,吟诵好诗就像颔香茹蕙,也会上瘾。后来,儿子挑战自己,背过了《长恨歌》、《琵琶行》和《蜀道难》 ,背诵的时候摇头晃脑如痴如醉,想必是熏染了化入诗中千年的酒意。

酒是粮食精,自古以来就是奢侈品。达官贵人财源茂盛,喝得起好酒,但喝完也就完,不甚了了。文人墨客儒雅风流,也要喝好酒,他们不见得经常按这个标准,却偏偏要作文以记,留下了生活奢糜的证据。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盛唐时“斗米八钱”。所以,十千钱(一万钱)一斗的酒,很贵了。不知哪位请客时吝酒,李白未能尽兴,在《将进酒》中埋怨道:“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著名诗人中,只有杜甫敢于露怯,不怕别人笑他寒酸,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三百钱一斗,应该是散酒了。

现代人喝的白酒,俗称烧酒,是经蒸馏提纯后的高浓度烈酒,元朝时由蒙古人带来,满清入关后再被热捧。白酒的价格相对便宜,易于在民间推广流行,兼之统治民族展示文化自信,使得口感炽烈的蒸馏酒逐渐替代了中原传统的香醇浓郁的发酵酒,成为后世酒文化的主流。但无论发酵酒还是蒸馏酒,古往今来,筵宴待客时,酒从来都是席上的主角。主人满酒敬客,劝客多请,显示盛情款待尊客重礼。如果酒的总量有限,则主人自称不胜桮杓,浅尝辄止。这满满的温情,让人动容。可是当今盛世物阜民丰,酒不再是稀罕物,还按旧套路走,有诸多不相宜,反倒显得人心不古。

白酒容易上头,土话叫“伤脑筋”,未成年人禁饮。所以,我第一次喝酒是在考上大学后。那次多少带有成人礼味道的破戒,在我而言心理仪式感很强。当时曾心痒痒地想知道自己倒底有多大的酒量,可是酒醒之后,得到的却是一个更伤脑筋的结果。——只喝了二两多,我就躺倒睡了。后来朋友说:“没事!酒量是能练出来的,以后多喝几次就好了。”这个海市蜃楼般的谶语让我希望重生,并为之努力奋斗了好多年。

初次喝酒很少有人陶醉其中。白酒入口辛辣难衔,下咽时有如火油入注,热流从嗓子眼沿着食管蹿到胃里,肚子里开始翻江倒海,就像点着一锅热油。这锅热油迅速腾起周身的血气,使皮肤充胀,发根溢脂,满脸泛出婴儿般潮红。脑壳里霾雾顿生,一番西游记里妖精出镜的场面。

喝多之后的难受劲儿,谁喝多过谁知道。轻则头疼、呕吐,直至想吐吐不出;重则兼腿脚不灵,身体失衡,跌撞摔跤。这个时候最受人敬重的行为是睡觉,老老实实躺着,不祸害别人。——“老子喝多了自作自受!”——这是好酒德!也是好人品!有人喝多之后发酒疯,胡说八道,胡搅蛮缠,越矩惩能,毁物打人。人们都说这人醉酒糊涂,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了。我不这么认为。按说糊涂之人六亲不认,冲撞他人不看脸面。但是据我多年观察,常见醉酒之人骂朋友下属,打老婆孩子,却从未见他们哪个冒犯过上级领导,从未见过。酒醒之后都说自己断片儿了,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都不承认,并且口口声声说再也不喝了,可是下次有酒照样还喝。

人世间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事,比如,给客人夹菜;拉矬子淌河;好奇踩猫尾巴……

酒桌上,劝酒的做法同样让人爱恨交加,而且各地风格迥异,充满地方历史人文情怀。民风淳朴的齐鲁大地上,热情好客的山东老乡把礼仪套路搬到了酒桌。从安排座位开始,主客长幼等级森严,什么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主客副客三客四客……一点儿都乱不得。开席后,主陪定规矩,一般是三两三一杯的白酒,分几次喝完。然后副陪带着喝第二杯,方法雷同。以上是属于近似“礼教”的部分,客人的任何抗议都无效,否则不受欢迎,后果很严重。两杯酒下肚,之后自由活动。说是自由活动,其实是把三陪四陪等激活了。酒量豪悍的陪酒人员开始狂轰滥炸,各种方式劝酒:认识酒、老乡酒、战友酒、同龄酒、忘年酒、朋友酒、面子酒、感情酒、好事成双酒……不把客人灌趴下誓不罢休。直到最后,一群喝多的人把几个喝醉的人抬尸般弄回去,留一句:“这几个哥们酒量还可以,讲义气!够意思!”便心满意足。后续无论公事私事,都好办了。

河南老乡创意灵动,推出了鱼头酒,把一条鱼的劝酒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这是待客酒宴必上的一道横菜。三巡五味之后,在主客人众微醺的眼里,鱼“游”上桌面,先行其“罗盘堪舆”之术:按照“头3尾4”、“脊5肚6”的说法,即鱼头、鱼尾、鱼脊和鱼肚冲着谁,谁就得喝相应杯数的酒。然后,这鱼才被当作菜品,但吃法有太多的讲究。有人负责把鱼按不同部位分给每个人,并监督喝酒。各有说法:两只鱼眼睛是“高看一眼”,6杯;左右两腮是“赏个脸面”,1个2杯,共4杯;背鳍是“一帆风顺”,3杯;鱼尾是“委以重任”,2杯;鱼翅是“展翅高飞”,1个3杯,4个共12杯;肚子里货最多,什么“肝胆相照”、“唇齿相依”、“心心相印”、“推心置腹”、“望子成龙”、“早生贵子”、“多子多福”……1个词2杯。最后鱼菜渐凉,一句“团团圆圆”同饮1杯。

谁都知道酒喝多了不舒服,不体面,伤己累人,忘时误事。所以,喝酒过程中扯皮推诿,想尽法子挡酒是人之常情:

被鱼头所指的人使劲儿歪撇着身子说:鱼头哪里冲着我了,分明是对着邻座某人……

得到鱼尾的人推让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该对年轻同志委以重任……

分到鱼眼的人幽默地说:这鱼分明在人群里多看了某人一眼,干嘛给我呢?你瞧!还在向某人送秋波呢……

被“望子成龙”的人喊道:我家生的是姑娘,不对路,不对路……

得了鱼籽的人辩称:我可不能再生了,再生就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得下岗失业了。赶紧给某人,他马上就结婚了……

……

这条为酒而生的鱼陪了近百杯酒,泉下有灵不知作何感想。是该为此身虽死却遥有所祭而感动呢?还是该为浑身上下都成为那群酒鬼邀杯的借口,以至浪费恁多粮食而悲哀呢?

喝酒伤身体,不喝伤感情,这不是普通人易于处理的事情。据说有位大领导去某地办事,招待宴上有人双手捧一大杯相敬。本地风俗须满饮此杯,无奈领导天生不胜酒力,此人竟以长跪不起相逼。领导说:这酒我确实喝不了,你爱跪多久就跪多久吧!——“泰山石敢当”,须有神灵护体才行。没人会把自己逼上绝路,那人终于没有坚持长跪不起。此事传为佳话。

有人说,酒局里醉的是氛围,而不是酒精。一个人的心情与环境能自洽到使他主动邀酒的时候,即使还没喝多少,也可以说他已经醉了。所以,鸿门宴和杯酒释兵权那样的局,虽然规格高、酒菜好,但在刀光剑影之下,没有谁能入醉;倒是百姓家宴,亲朋聚饮,大家一起无聊扯淡,海谝闲侃,猜枚斗酒,其乐融融,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单位聚会另当别论。酒宴上,领导仍是众人捧护的对象,你也敬,他也敬,大家都敬。这种多对一的映射,虽然常使领导应接不暇,但他总能从容应对,且不必担心喝多。因为贴心的下属们敬酒时往往要哈着腰笑容可掬地叮咛一句:“您慢点下,舔一舔就好。——领导随意,我干了!”被敬的领导果真只舔了一舔,敬酒的下属果真一仰脖子干了一大杯。然后两相会意,互增好感,皆大欢喜。最后,很多下属喝多了。其实,他们在当初坐上酒桌的那一刻就已经醉了。

随着汽车普及,交警严查酒驾,人们开车赴宴有了拒酒的理由。

随即有了代驾。

马上又有了代喝。

这酒怎么喝,让人好零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